您现在的位置: 福建招生考试网 > 高考 > 全国高考 > 江苏高考 > 文章正文
 
江苏:扬子晚报将独家公布江苏高考征求平行志愿计划
2006-7-3 8:55:16 来源:扬子晚报 【字体:小 大】
今年江苏高考第一阶段志愿填报今天全部结束,从明天开始我省高招录取工组就启动工作程序。17万多上线考生,他们将如何被符合条件的高校录取,这成为考生和家长最为关心的问题。今天上午,江苏省教育考试院有关专家通过本报为广大读者全面解读高考录取程序,并授权本报独家公布今年高考录取期间各批次征求平行志愿计划。

  本报独家公布征求志愿计划

今年江苏将依旧实行征求平行志愿,去年江苏省招办授权本报独家刊登了各批次征求平行志愿计划,极大地方便了全省考生。今年新成立的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和本报联合,在招生录取期间,仍将由本报在第一时间独家刊登江苏省教育考试院提供的征求平行志愿计划,请广大考生在各批次征求平行志愿填报前关注本报。在录取过程中按平行志愿投档及有关特殊考生的补充投档原则和办法,对征求平行志愿及院校服从志愿进行投档。如部分院校仍无法完成招生计划,将视具体情况,根据有关招生政策,并依据考生录取前预先填报的平行志愿,按平行志愿投档原则和办法进行降分投档、录取。

  第一阶段录取7月23日结束

  今年我省高招录取共分两个阶段七个批次,即将在明天开始的第一阶段将完成三个批次的录取。需要提醒考生注意的是,因为录取过程中需要填报征求平行志愿,第一阶段的录取进程一定要时刻关注:7月2日,外语小语种口语测试;6日~19日,提前批本科院校录取;8日,公布提前批未被录取考生名单,公布征求志愿院校招生计划,提前批专科院校录取;9日上午,考生填报提前批本科院校征求志愿;10日,录取提前批征求志愿考生;12日,自主选拔考生录取;13日上午,考生填报提前批专科院校征求志愿;14日,录取提前批专科院校征求志愿考生;13日,本科第一批院校录取开始;15日,通知各市、县招办本一批未被录取考生名单,公布征求志愿院校招生计划;16日上午,考生填报本科第一批院校征求志愿;17日,录取本一批征求志愿考生;19日,本科第二批院校录取开始;21日,通知各市、县招办本二批未被录取考生名单,公布征求志愿院校招生计划;22日上午,考生填报本科第二批院校征求志愿;23日,录取本二批征求志愿考生。

  一次投档即视为享受平行志愿

  继去年我省实行平行志愿录取后,今年高招录取过程中仍将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原则是“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具体地说:在对某个批次投档时,计算机投档系统将严格按照考生的五门高考总分从高到低顺序逐个检索、投档,当检索到某个考生时,再依次检索该考生所填报的A、B、C或A、B、C、D、E院校志愿,只要被检索的三所或五所院校中一经出现符合投档条件的院校,即向该院校投档,由高校决定该生录取与否及所录取的专业。如该生填报的志愿经检索后均不符合投档条件,该生则无法被投出,此时该生已享受了本批次平行院校志愿的检索、投档机会,系统将进行下一个考生的检索、投档过程。也就是说上一个高分考生的A、B、C或A、B、C、D、E未完成检索、投档过程,就不会对下一个低分考生进行检索、投档;上一个高分考生的C或E院校的投档将优先于下一个低分考生的A院校的投档。

  特殊考生录取均有规定

  自主选拔将在本一批前投档,对高考总分达到本科第一批省控线,且已先期填报自主选拔录取考生志愿表的考生,按其自主选拔录取高校志愿,在本一批次批量投档前,先行向有关高校投档,由高校根据原定录取标准,进行综合评价、择优录取。

  在高考总分达到本科第一批省控线的考生中,凡单科考试成绩排名本学科本一上线人数的前5%的考生,确定为单科成绩优秀考生。在平行志愿投档后,对未被投出的单科优秀考生,按其平行志愿中最后一所院校志愿进行补充投档,由高校决定其录取与否及所录取专业。这部分考生不占投档比例。

  今年对总分相同的考生将看语数外排名,按平行志愿投档原则,根据各校提出的调档比例,不超过1∶1.2投档。对本批次上线考生进行平行志愿投档时,对五门科目总分相同的考生,按其语、数、外三门科目分数之和从高到低排序投档,如上述三门科目总分仍相同,且这部分考生的志愿中包含了相同院校的志愿,则将这部分同分同志愿考生全部向该院校投档。

  选择性招生须有录取高校志愿。平行志愿投档后,对同批省控线上未被录取、但被高校确定为选择性招生对象的考生,由高校出具书面报告,经省教育考试院审核批准后方可投档,由高校进行选择性招生。如高校的投档线接近或等于同批省控线,或经批准已在同批省控线下降分录取时,最多可在高校投档线下10分以内进行选择性招生。省外高校进行选择性招生,须由高校提出申请,经省教育考试院批准后方可使用。对选择性招生对象,将依据有关高校送达报告的时间顺序,并按高校报告所提供的名单,依次进行投档。高校提出的选择性录取考生的平行志愿中应包含该高校志愿,否则不予投档。

  考生经过六项流程完成网录

  考试院专家指出,其实网上录取并不神秘,考生经过六项流程即可完成录取。流程一,准备。院校的有关设备须与省教育考试院录取专用的服务器连通。院校核对招生计划、了解江苏的招生政策和规定、确定调档比例等。流程二,投档。省教育考试院根据院校的调档比例,通过计算机向院校投档。流程三,下载、阅档。在规定的工作时间内,院校通过计算机下载报考本校的考生电子档案,审阅考生电子档案。流程四,退档。学校在规定的时间内按招生计划,依据江苏的招生政策和规定,按本校的招生章程和原则确定拟录取的考生及其专业,同时向省教育考试院提交拟退档的考生名单。省教育考试院录检联络员根据招生政策,对学校提交的拟退档名单进行复核,退回退档理由不成立或不充分的考生名单,由学校重新审核。流程五,录取。省教育考试院录检联络员在规定的时间内与院校代表核对、确认录取的新生名单。审核组按政策和招生计划等,核准录取新生名册。流程六,新生录取通知书的发放。新生录取名册经省教育考试院核准盖章后,院校方可发放录取通知书。(通讯员 沈考萱 本报记者 龚学明 孙为立)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资料库
·自主招生高校名单截止2007年共59所
·2007年具有成人高等学历招生资格的成人高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励志奖学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申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奖学金管
·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独立学
·2007中国独立学院学费排行榜
·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民办大学学费排行榜
·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10
·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
·截止2007年5月8日具有招生资格的专科/高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物资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教师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生情况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成果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声誉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综合指标排行
·具有教授或者副教授评审权的高等学校名单
·教育部关于公布2007年普通高等教育高职高
·留学中介服务机构名单(截至2007年3月15日
·厦门市被批准正式成立的民办高校名单
·中央教育部直属6所师范院校名单
·民办高等学校办学管理若干规定
·部分外国语专业单独招生试点高校名单
·香港最佳大学排名公布 港大等位列三甲
·开设港、澳、台、侨学生高考补习班学校名
·开设港、澳、台、华侨学生预科班学校名单
·部分招收华侨、港澳地区及台湾省学生学校
·全球MBA百强榜出炉
·2003-2007年贵州省大学前3名排行
·2003-2007年云南省大学前4名排行
·2003-2007年新疆区大学前3名排行
·2003-2007年甘肃省大学前3名排行
·2003-2007年广西自治区大学前4名排行
·2003-2007年福建省大学前4名排行
·2003-2007年江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
·2003-2007年四川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浙江省大学前7名排行
·2003-2007年山东省大学前12名排行
·2003-2007年辽宁省大学前12名排行
·2003-2007年吉林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陕西省大学前10名排行
·2003-2007年江苏省大学前13名排行
·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名单
·2003-2007年湖南省大学前6名排行
·2003-2007年湖北省大学前10名排行
·2003-2007年黑龙江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河南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河北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广东省大学前10名排行
·2003-2007年山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
·2003-2007年安徽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山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
·2003-2007年上海市大学前10名排行
·2003-2007年北京市大学前20名排行
·福建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名单
·具有推荐保送生资格的外国语中学名单
·2007中国大学排行榜新鲜出炉清华大学连续
·2007中国35所研究型大学综合实力一览表
·2007中国一流大学名单隆重揭幕
·2007中国大学自然科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自然科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医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文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社会科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农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历史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理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经济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教育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管理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工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法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哲学本科A++级专业学校名单